close

滿33週了。

在美國, 生產的醫院是跟著醫生走,也就是說要看你的醫生有在哪幾家醫院接生,

就到那家醫院去生囉~

 

Rex將在紐約皇后區醫院(New York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of Queens)出生。

 

 

美國的醫院為了讓將在該醫院生產的準媽媽們了解整個生產的流程動線和環境,

都會定期舉辦Delivery Room Tour

這禮拜天的時間我們剛好有空可以去一趟~

 

雖然本身是唸護理的人,對生產過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硬體設備和動線畢竟各個醫院不盡相同,還是來參觀一下,

也讓麒文這個新手爸爸多少心裡有個譜囉。

 

一走進來還以為到了飯店,

因為這個lobby...

非常不同於我腦海裡的印象----到處都是坐無虛席的椅子,一堆人推著輪椅和點滴架到處跑...等等

 

沒有看到掛號‧批價窗口(後來發現是藏匿在後方走廊)

也沒有Starbucks駐點。

 

只有一個Reception櫃台,和一間小小的禮品部(同樣也是藏匿在lobby角落)

旁邊的椅子排放得很悠閒狀,還有一個書架上擺了一些捐贈的書供閱讀。

最重要的是----沒有濃濃的消毒水味!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走進美國的醫院,也不知道這邊的醫院風格是否都是如此囉~

 

原計9點開始的Tour,

醫院搞烏龍竟然沒有安排人來帶,

讓現場將近10個孕婦挺著大肚子都坐在lobby枯等,

到了9點半終於有人來帶我們上去參觀。

 

生產室~

到這裡, 聽到幾個同行的幾個準媽咪因為這兩個禮拜即將生產而緊張地吸了一大口氣~

 

生產室和台灣的很不一樣, 

在台灣的醫院, 生產多半以方便醫師為主,

待產時讓準媽咪在另外的待產室等待子宮頸全開,

到了全開要生產的時候才移到產房, 上產檯,

(看很多媽咪的卸貨文, 都說在痛到不行的時候, 還要從活動推床移到產檯上, 真是不可能的任務)

台灣的產房也長得很像開刀房 ~

(但據說台灣現在好像有些醫院有慢慢有在改變了,有些醫院/婦產科診所也有LDR room喔!)

 

這裡的生產室很像大一點的單人房,

房內有沙發可以讓準爸爸陪產時休息用,也有電視可以看,

重要的是有大窗戶可以緩和媽咪的心情,

(就我當年在台大醫院實習的印象,待產室就算是大白天也都還是昏天暗地的)

房內有一些monitor,就是量測胎心音和子宮收縮強度的監測器,

(有生產經驗的媽咪應該都有看過這些~)

還有新生兒檢查台,

從待產到生完都待在這個房間裡了, (剖腹產會移到開刀房及恢復室)

生完後給媽咪休息約一兩個小時, 就會視情況移到產後病房。

 

 

產後病房,護理站,嬰兒室~

這邊的感覺就和台灣的醫院差不多了!

(除了護理站上面的萬聖節裝飾以外...萬聖節其實是西洋鬼節呀,怎麼醫院不避諱呀 真是有趣~)

 

 

經過嬰兒室的時候,

護士介紹了在這邊出生的新生兒, 頭兩天因為大部分的媽媽還沒有乳汁分泌,

所以會給這種配方奶水 (是液態的!)

這個罐子轉開上面套個奶嘴就可以給baby喝了~

(右下方的照片, 是在參觀的過程中恰巧好有一個剛出生的小娃兒經過哩!)

 

以上就是參觀過程。

 

這週的變化不大,一樣是肚子撐撐的頂到胃的感覺,

上禮拜還在沾沾自喜沒有懷孕過程抽筋的經驗,

前幾天倒是活生生複習了一下小腿半夜抽筋被痛醒的噩夢!!

(...為甚麼說"複習"?  因為我在小學六年級快速抽高期,每天半夜小腿都抽筋,

大概一下長太快了,膝蓋內側還有幾條因短時間內皮膚過度拉扯造成的"增高紋"呢!)

好在孕期抽筋只有前幾天那麼一次, 希望不要再有了!

 

發現Rex打嗝好像蠻有時間性的,每天會在固定幾個時間打嗝,

希望這小子像他爸媽一樣都愛按表操課,

到時候餵奶的時間也能很快固定下來呀!

 

晚上還真是不好睡,Rex不時擴展空間,頂得我右側肋骨隱隱作痛,

翻身和起床上廁所一樣是一邊動作,

一邊因為恥骨痠痛和頂個肚子行動不便, "唉呦..唉呦"地, 發出無義語助詞。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快進入第34週了,

和Rex見面的時間只剩下一個月左右了,

期待唷~~

 

ps. 秋天悄悄來臨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0917 的頭像
    Jane0917

    Simply Pure

    Jane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