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第一次去看李XX皮膚科 
由於是初診又沒有預約 但是實在受不了最近臉上痘痘的肆虐 
所以就隨意掛了護士小姐口中的"二診比較快"的醫師 
7點開始看診(1號),7點15分就到我了(9號) 


一進去診間 表明說我要看痘痘 
醫師反應很有趣 馬上蹦出標準流程: 
先推薦愛可妮潔膚皂--> 
拿了一本很老舊的衛教本出來唸(不外乎是不可熬夜多喝水等巴拉巴拉的)---> 
拿出兩種藥和兩張預先準備好的,使用頻繁至於快破掉的小抄(介紹藥物使用方式)--->
接著問我吃藥會不會過敏,他要開藥給我吃, 這裡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我好奇的問是甚麼藥 醫師說是四環黴素(抗生素的一種) 
我說:[吃這個牙齒會黑嗎](我只是問安心的,此藥用在小孩和孕婦才會有較明顯的色素沉澱問題)
醫師說:[何有此問] 
我答:[沒有啦...因為我本身是學護理的] 
醫師馬上偷偷在電腦病歷上做註記 之後又說不開藥給我吃了 ....

我事後覺得這樣反覆很怪,還強調說我只是了解一下而已沒有別的意思 
但是醫師還是保守的叫我先擦藥看看 而且還叫我保養品都不要擦 
我支晤的說:[可是....] 
然後就被醫師打斷:[好啦不要可是了...] 
我心裡有點不悅, 
難道醫師都不用解決病人的疑慮的嗎 
那我看醫師和去藥局直接買藥不是一樣嗎 
真是一次很糟糕的就醫經驗 

就算我不是學護理的 網路上資訊那麼多 
四環黴素吃了會有色素沉澱的問題很多人應該都有看過 
藥物的副作用多少都會有 這是基本的藥物衛教 
而藥物衛教應該是醫師在診間可以告知病人的不是嗎 
為甚麼經過我一問 原本打算要開藥給我吃又不開了? 
判定標準就是因為我有問藥物副作用嗎? 
那沒有問的人是不是就得乖乖吃藥? 

病人的確應該尊重醫師專業 
但是醫師也應該要有和病人溝通的職業道德 
現在資訊發達,病人的知識水準提高了 
很多醫療的東西病人之前都有做過功課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的醫師應該把角色轉換一下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是不容質疑的威權 
而應該要當一種顧問的角色,
糾正病人的錯誤觀念 
而這些來自病人的錯誤觀念一定要在溝通過程才有辦法澄清啊 
不溝通 哪來的衛教? 
病人的行為也不會改善 對病情並不會有幫助啊 
所以說健保虧損 有多大的問題是出在無效就醫上?
有多少資源耗用在所謂的doctor shopping/seeking second opin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0917 的頭像
    Jane0917

    Simply Pure

    Jane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